学员来信 返回上一步

席学易院长为领导干部讲周易的智慧

发布时间:2017-06-12   浏览次数:1031次

下面我们讲下古的第三圣孔子,易传的产生。

到了春秋时期,也就是公元前551年,当时的山东鲁国出了一位孔圣人,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曲阜,孔子名丘,字仲尼。据说这位大圣人孔子少年虽然淘气,但十五岁立志于学,自20几岁起就怀有远大的抱负,当时孔夫子感叹礼乐崩坏,下决心要做出一番大事业,经常思考治理国家的诸多问题,想走官场入仕途的路子,也经常发表一些政治见解,受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到三十岁时已经有些名气了。后孔子周游列国,到处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仁政,提倡仁者爱仁,但是事实证明他的仁者爱仁的大同思想得不到统治者的接受,其有志难伸,自己的才能没有施展的空间,碌碌无为大半生,当时孔子周游列国时还带了一大群学生,可是有时连基本的便饭也混不上吃,只能饿肚子,当时形容孔圣人的狼狈相为碌碌为丧家之犬,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当时的处境有多悲惨。我们通过史书可以知道孔子晚而好易,据说孔子是在五十八岁回到鲁国开始学习研究易经的,孔子五十八岁时回到鲁国而做了一名史官,在做史官的过程中接触到了易经,并从此而喜欢上了易经这部书,通过学习易经的占卜和研究易经的卦爻辞,从而领悟了人生和社会,遂感叹人生苦短。孔子有一名句,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那就是“假我数年,五十而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圣人研究易经的精神我们可以通过“韦编三绝”来清楚的知道。我们常在电影或电视剧中看到,在春秋时期那个年代,用来写书和记录文字的还没有我们现在用的纸张,造纸术虽然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但造纸术应是在东汉时期,一位叫蔡伦的发明的。春秋时期的书藉主要是用竹子做成一根一根的竹简,然后在竹简上面写字,一根竹简上多则写几十个字,少则写几个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的竹简,为了便于阅读,各个竹节简之间要通过绳子之类的东西按照内容的先后顺序把他们编连起来,就象现在书的页码一样,这样才成为一部书,在那个时期编连的工具是不一样的,通常有用丝线编连的,有用麻绳编连的,有用牛皮条编连的;用丝线编连的叫做“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做“绳编”,如果是用熟牛皮编连的书就叫做“韦编”。象《易经》这样字数比较多又是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子编连起来的。孔子当时学习易经的感触,在论语的为政篇有这样一段话可以足以说明;“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或,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的五十而知天命,就是孔子晚年学习易经而做的人生最好结论,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易全部读了许多遍,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好几次,通过学习易经,感叹如果自己五十岁开始学习易经,人生也就不会有大的过失了。这时候通过学习易经才知道和了解了自己的命运,知道自己的人生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通过学习易经才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命运不是应当走仕途坐官的命,而应当是研究学问,通过自己的学识传播来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一个人,孔子是通过这样反复的学习研究易经认识了自己,并把学习易经的这种感悟写了自己的心得体会,这就是易传的形成,所以十篇易传也是十篇解经的传文,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孔夫子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全面整理,此外还专心执教,培养学生,弟子多达三千余人,其中贤人七十二,成为后人推崇的至善至德的大圣人了。